完
- Anna Hu
- 2021年8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人生正是奇妙而又不可言喻的历程。今天我准备写日记时,偶然间翻到一年前的日记的一页:
“希望有一天,我把自己‘锁’在书店里。没有带手机、没有带钱包。校门也关了。但姑且仅戴一块手表好了,至少,我还能回归日常。
也许这样,就能最安然自得地读完一本书。”
看着几乎恰恰是在一年前,我在同一本本子上留下的这两段笔迹,我好似得以重新身临其境那一刻的心理状态。
那时的我,每天处于完成一件事、完成下一件事、完成再下一件事的状态中。我非常理直气壮地做着一个好学生,每天的每一个日程都是为高中这个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事——“考上好大学”——积蓄着底气。
然而那时的我其实很痛苦。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没有更高远的意义,感觉自己处于一种浮躁的生活状态之中。我想逃脱,哪怕一个下午也好。因此我才在日记本上写下那段文字、想迫使自己与日常生活隔绝,在一个书店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内,忘记一切。
但我想起一年前的自己仅仅是写完这两段话后,就觉得这完全不可能。因为当时的我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处在一种浮躁的生活状态中,并非是客观现实出现了问题,而是自己的心态和眼界出现了问题。当时的我渴望的并非是形式上花一个下午读完一本书,而是在至少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放下自己每天列计划、打勾打叉的荒谬生活,放下那种“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荒谬想法,真正超脱这样的心态,而平静专注下来,真切地生活在当下的那一刻中。
可是一年前的那个我没有超脱的勇气。一年前的我写下这两段字后也再也没有为超脱做过实质性的努力。
然而此时此刻,当我翻到这两段字时,我竟自然而然地生活于一年前自己百般渴望的心境。
这时的我,可以在想放下的时候就放下所谓的功课与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然后坐在宿舍房间的桌子上,把窗户开到最大。桌子下的暖气片把我烘得暖暖的,而身后的窗户让午后的阳光浇在了我后背的每处。窗外就是经过潘普洛纳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脉,其上的云厚得像棉花糖,却在蓝天和阳光的衬托下,感觉不到一点点阴沉的气息。
我就这样享受于其中地读完一本书、翻开日记本写完一篇日记、或就只是单纯的思考、思考、思考。我终于感到自己多少有这样的能力——在想放下的时候完全放下,在想拿起后专心致志地拿起。我在这里,和同在这里的人们一起,更关注于生活的小事、更关心别人,而非只着眼于自己的“伟大目标”。虽然我也有过许多沮丧的时候,但大部分时间,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就像《冰雪奇缘》里那个快乐的雪宝一样。我感觉生活地更真实,生活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爱。
我曾担忧过,也许回到上海、或以后去到美国之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环境了,我会觉得尴尬而无法再继续坚持让我在这里感到平静的心态和处事原则。但也许那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为这都是我,这才是真诚的自我。反而心中曾经被真切影响而学会的东西,即使没有“坚持”,也一定不会改变,而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得到诠释。也许身边总会有人帮助我更好地履行那些真实的东西。
当然,也许就像我以前无数次的经历一样,那些让我愉悦到极致的事情与心态,也有缺陷,需要我去发现,再去找到平衡。一个又一个的平衡,日复一日,永不停歇。
2018.5.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