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叁拾肆
- Anna Hu
- 2021年8月3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那天晚上我和蕾特好像因为音乐而兴奋了起来。首先,我们的合奏是到半夜十二点隔壁房间的女生来敲我们的门让我们停下以允许她睡觉才罢休的。接着,蕾特把小提琴放回琴包里后,我们就开始聊天。聊天的内容好像跟着夜晚的到来一样,也变得越来越深。
就像无数次和这里的人的聊天一样,我们聊到我在西班牙的感受。但却不像从前那无数次的聊天一样,我第一次,全盘地告诉一个人我在西班牙真实的感受——正面的,以及负面的。
我告诉了蕾特其实我来到西班牙后就不停地在否认自己的身份、自己来自的文化。回看我在这里已经度过的三个月,我发现每当别人问我关于中国的事情的时候,我总会毫无意识地更多地强调负面的东西。事后,我又会非常后悔。“但我无法停止,我无法在这里客观地看待我来自的社会。”我坦诚地告诉蕾特,“我感觉好像在我的国家之外,‘中国’这个词往往在语境中会有负面的意思。而在我的国家之内,西方文化却好似又被在过度崇拜着。我意识到这一切之愚蠢,但我却无法从这样的影响中逃脱。”
在这个安静的凌晨半夜,我只是满足于自己平静地叙述了这些压在心里很久的事情。我不指望蕾特会有什么反应。因为西班牙人——虽然狂热地热爱着生命,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西班牙人——怎么可能对这样的事情产生同感呢?
可是立刻我就发现我这个想法有些偏见。因为首先,我不应该用自己得出的刻板结论看待所有西班牙人。其次,蕾特其实并不算是西班牙人——蕾特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西班牙人,但她们一家一直在德国生活。我竟然不假思索地把所有在这里遇到的有西班牙背景的人归为西班牙人。
蕾特告诉我,她以前也认识一个中国女生。那个女生在西班牙只住了六年,但当她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会说自己是西班牙人。蕾特说她以前对这个女生的做法非常不解,但是今天听了我的话后终于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了。
蕾特反问我:“中国文化中,有什么让你感到骄傲的?总该有吧?”我说中国人对努力的信仰。“还有呢?”蕾特继续问,可我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说不出来了。我感觉有,但那一刻却想不起来。可是这是多么让我感到羞耻的啊,我竟然无法毫不犹豫地报出一长串对自己文化骄傲的理由。
反而是蕾特说:“我总感觉中国是一个让人感到目瞪口呆的国家。你们有那么长的历史,那么多的文化,它的经济发展……”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真的有很多外国人真真切切地觉得中国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
那天晚上,蕾特也开始我分享她的故事。蕾特竟然告诉我, 她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停地否认德国的一切、否认自己的身份。蕾特说她们家每年夏天都会从德国来到西班牙她妈妈的家乡度假。而小时候每次假期结束从西班牙回德国的火车上,她总是会哭——她不想离开西班牙而回到德国。她还告诉我当她高中毕业来到西班牙读大学后,她被西班牙人对生活的热情而深深感染,而曾经因此讨厌起德国人相较之下对待生活功利冷淡规矩的态度。
“然而我在西班牙会被别人称为‘那个德国女孩’。可是在德国时,我们却又是‘那个西班牙家庭。’”蕾特继续告诉我。她说在德国,像他们家一样信仰天主教的家庭并不多。同时,像他们家一样有七个孩子的家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她在德国总是觉得邻居对他们家议论纷纷,总是觉得格格不入而感到自卑。
我真的非常惊讶。如果蕾特没有和我分享这些事,我怎么可能知道在我的文化中似乎让人看高的“德国人”、“西班牙人”的身份也会让人感到自卑?我怎么可能知道我所羡慕的拥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家庭却在另一个文化中让人感到难受?还有,我怎么可能知道其实有很多外国人都在向往中国的文化?我怎么可能知道我的宿舍,其实因为拥有我——一个中国女孩——而感到骄傲?
但同时,在我没有和蕾特分享我的感受之前,也许她也不知道在许多亚洲文化中“白人”所享有的特权。也许她也不知道一些独生子女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缺失,也许她也不知道我们有很多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的同感。
这就像我看到过的一个TED演讲里面讲到的一样。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只是让我们自己感到羞耻,但在很多外人看来,那也许反而是勇气、反而是让人感到羡慕和钦佩的东西。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的歧视其实是因为过分强调了自己的背景不如别人。但其实,感到自卑也好,不够欣赏自己的文化也好,都是因为自己的眼界太狭隘了吧。
留言